耗材回款迎來新時代。
01
醫保直接結算新文件出臺
建立黑名單制度
今日(5月15日),黑龍江醫保局官網發布《黑龍江省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暫行辦法》(完整見文末)。
《暫行辦法》中提到,2025年基本實現國家組織集采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醫保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的直接結算,2026年全面實現集采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醫保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的直接結算。
根據《暫行辦法》,直接結算工作依托省級醫保信息平臺建立全省統一的醫藥貨款結算系統,先選取部分市(地)公立醫院提前參與結算系統試行測試,系統完善穩定后擴展至全省公立醫療機構。
結算流程共分5步,包括采購與配送、對賬與申請、支付與扣減、收款確認以及糾紛處理,醫療機構、醫藥企業、醫保經辦機構分工明確,各流程均設置截止時間。具體如下:
醫保直接結算已推行多年,由于事關各方切身利益,該模式在實際運行中難免會出現爭議與糾紛。此次黑龍江的《暫行辦法》較以往將權責進一步細化,以避免醫療機構和醫藥企業圍繞賬款扯皮。
例如,醫藥企業收到貨款后5個工作日內在結算平臺確認,逾期未確認的暫停結算資格;公立醫療機構需確保采購數據真實準確,按時完成對賬復核確認,承擔醫保基金不足貨款余額的直接支付責任。同時建立“黑名單”制度,對騙取醫保基金的企業和醫療機構依法追責。 ?
在推進直接結算模式的早期階段,曾經引發關于醫療機構和醫保部門采購、結算權模糊化的爭議,此次《暫行辦法》針對相關主體問題進行明確,即醫療機構向醫藥企業結算醫藥產品貨款的主體責任不變。醫療機構承擔采購主體責任,醫保部門受委托代為結算。
02
結算模式多元化拓展
藥械回款難加速破解
自直接結算模式誕生起,就被寄予解決藥械回款難的厚望。從近些年各地公布的數據來看,其壓縮回款周期的能力已被驗證。
根據江西醫保局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3月底,江西已累計為4184家配送企業直接結算236.06億元(藥品172.72億元、耗材63.34億元),其中2025年1-3月32.41億元(藥品22.14億元,耗材10.27億元);2024年100.59億元(藥品69.77億元,耗材30.82億元),比2023年增長73.22%。貨款結算周期從原來的6個月縮減為30天左右。
現階段直接結算主要聚焦集采藥耗,但非集采藥耗回款難的問題更為嚴峻。伴隨結算規則持續完善,直接結算模式的觸手已延伸至非集采領域,目前已海南、山東等地啟動試點。
此外,國家層面針對醫保結算模式的開拓也并未停歇。開年以來,“三結算”作為關鍵詞在國家醫保局各項通知中被反復提及。除了直接結算外,其余兩個為即時結算和同步結算。
即時結算的核心是大幅壓縮結算周期,努力提高資金撥付頻次和效率。根據國家醫保局介紹,截至3月31日,全國24個省份實施醫保基金即時結算,覆蓋定點醫藥機構24.67萬家,撥付金額1657億元。其中,定點醫療機構10.47萬家,撥付金額1574億元。依托即時結算的高撥付效率,醫療機構資金周轉壓力得到緩解,同樣能有效縮短上下游回款賬期。
目前,直接結算和即時結算在全國推進的時間表已公布。按照國家醫保局的安排部署,2026年全國全面實現集采藥品耗材、國談藥的直接結算;2026年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實現基本醫保基金與定點醫藥機構即時結算。
在高強度競爭的藥械市場中,回款周期長短與企業經營狀況高度相關。現階段藥械行業普遍利潤承壓,依托結算模式緩解賬期難題對無異于幫助企業卸下個沉重的包袱。
附: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